推动微短剧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微短剧逐渐兴盛起来。这种单集时长最短几十秒、最长十几分鐘的网络作品,已成為兼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形态。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统计,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佔比达39.9%,曾為微短剧内容付费的用户佔比达31.9%。有咨询机构估算,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為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
作為短视频中备受瞩目的一支生力军,微短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题材同质化、内容粗制滥造、逐利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推动微短剧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不仅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内容监管力度,全力打击盗版,规范微短剧创作传播秩序,也需要微短剧从业者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共同推动行业生态清朗化、作品内容高雅化。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短小,不意味着浅薄。微短剧完全可以避免陷入闪婚、逆袭、暴富等雷同剧情。以情感剧《一梦枕星河》為例,该剧立足於江苏苏州丰富的歷史文化资源,以復刻桐叶扇和开展古城保护工作為背景展开故事线,打开了更大的叙事空间。善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创作,微短剧的题材可以更丰富、故事可以更丰满。
近两年,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扩大,一些传统视听内容生產方也开始布局微短剧市场。比如,首部上星播出的竖屏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就是浙江卫视进入微短剧赛道的入局之作。长视频平台、影视剧制作公司和广电媒体纷纷加入微短剧赛道,不仅為行业发展注入动能,也丰富了主流媒体的业务形态,进一步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
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加持。国内首部虚拟制片微短剧《柒两人生》,将真人实拍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不仅应用虚拟制片技术,完成4个虚拟场景的完整数字资產创建,还採用了屏幕光片、虚拟天气仿真系统、关卡快照、焦点穿透等多项技术,有效提升了创作效率和视觉效果。积极推动前沿技术与微短剧深度融合,以新技术赋能网络视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渠道创新,将為微短剧做大做强带来强大助推力。
微短剧的发展,既需要全行业协同努力,在创作上坚持戏剧叙事逻辑,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多出金点子、好政策,持续扶持优质内容生產创作。今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提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城市文明故事等8个创作方向,全年创作播出100部主题微短剧,催生了一批精品。
《我的归途有风》播放量可观,剧中展示的蹺脚牛肉等美食,吸引网友前往四川乐山打卡﹔《飞扬的青春》中滑翔伞体验项目令人印象深刻,取景地浙江温州曹村镇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事实証明,“微短剧+”作為一种新的媒介载体,可以发挥强大赋能作用。
展望未来,“微短剧+”正成為新的内容创业机遇,“微短剧+学法”“微短剧+教育”“微短剧+科技”等一系列赋能计划将逐步实施。以优质网络视听作品壮大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必能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大动力、更多活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