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河南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河南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老师我们家子涵怎么了?”近期,在各大网络平台评论区内,一个颇具千禧风格的名字成了网友们玩梗的对象。这个梗来自于一张网传图,一位“子涵妈妈”在群里说他们家的孩子子涵被蚊子咬了。随后“子涵妈妈”在群里对老师兴师问罪:“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她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这样的逆天发言引发了网友们对此的二创,而此类二创的迅速风靡背后是一场网络话语狂欢。

  这场话语狂欢不只是个人或者营销号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性行为。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曾谈到:“在狂欢节上,所有人都不是作为观众观看,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参与到狂欢中,而且是所有人都生活在狂欢中,因为从其观念来说,它是全民的。”随着“子涵”体流行的全民参与,我们能看到子涵已经不再仅仅是网传图的那家小孩的名字,它逐步跳脱出了特定的语境变得具有普适性。

  同样的,狂欢语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各种类型的粗话,二是仪式景观,三是喜剧式的语言创作。“老师我们家子涵”火了的形式显然是以第三种形式存在,人们通过口头的娱乐、夸张、模仿“子涵妈妈”的无理质问,最后达成既博人一笑又讽刺调侃的效果。巴赫金说,狂欢化语言是一种丰富的、能够代表人民大众复杂统一的狂欢节世界感受的语言。网友们都在“子涵”体中找到共鸣:对于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小题大做、过度保护的行为的拒绝。

  看似是荒诞的段子,荒诞的网络狂欢,实则却是荒唐的现实的真实体现。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看到孩子受到一点点小伤都要用激烈的言辞、无理的质问兴师问罪,把教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让学校老师苦不堪言。爱护孩子显然不是问题的根源,错误的、过度的保护方式才是。在这样的过度保护之下,老师夹在其中难做,孩子也很难在这种“畸形的爱护方式”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熊孩子”或许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老师我们家子涵”怎么火了?这种网络话语狂欢现象的背后,家长们也应当适时反思一下,不要被无底线的溺爱蒙蔽了双眼,拒绝过度保护的方式,也是在把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