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子陈东平二进监狱被判死刑他犯了什么罪?
在1962年,湖北省的邮政部门发现了一封奇怪的信件,而他们最终选择将其上交给了公安厅。这一交不得了,公安厅判断出这其实是一封密信,很大可能是和特务势力有关。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天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参与这起勾结境外特务势力事件的主人公竟然是陈再道的儿子。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陈东平,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他的父亲可不是一般人,因为那是开国上将陈再道。
这是一个十分吊诡的事情,堂堂开国上将的儿子竟然当起了间谍卖国贼,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真正去了解这件事就会发现,原来冰冻三尺果然非一日之寒。
可怜的是,很小的时候陈再道就没有了父亲,从此一直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好在陈再道还有一个叔父,对他颇为照顾,后来还送他到私塾里读书。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陈再道的母亲和姐姐在后来的日子里也相继离世,这下也就只有叔父能为他遮风挡雨。
幼年的陈再道不喜欢读书,在课堂中总是顽皮好动,学的东西也很快就忘光了。叔父认定陈再道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刚好他曾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就开始教自己的侄子习武。
陈再道对武术倒是兴趣盎然,他很快就学会了一套罗汉拳,好歹是有了一些本领。此时的叔侄俩还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一身本领让陈再道的人生走向另一个方向。
1926年,随着大革命形势的高涨,参军热潮也在麻城兴起,年仅十七岁的陈再道就在当时参加了农民义勇队。
队伍壮大起来后,农民义勇队被改编为麻城农民自卫军,此时的他们尽管不是正规军,武器装备也很缺乏,但大家的斗争热情很高。
在陈再道的训练下,农民军的实力终于有了起色。正是靠着这支军队,湖北后来发生了着名的黄麻暴动。
但此时的形势并没有好多少,红军还是面临着国民党军的残酷围剿,这导致很多意志不坚定的战士都有了畏战情绪,部队里也出现了逃兵。
危急时刻,陈再道背起几十斤重的银元跟着部队转移,但沉重的背囊压得他喘不过气,没多久就跟不上队伍了。
眼看敌人要追上来了,陈再道灵机一动,将装有银元的背囊扔进了池塘里,然后一身轻松的他在山林里兜兜转转甩掉了追兵。
比如在一次遭遇战中,陈再道面对突然杀出的敌人,使出了一套少林功夫中的梅花枪,一连撂倒两个敌兵,这也让他手下的战士士气大振,大家一拥而上将敌人全部歼灭。
这是陈再道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自己后来还调侃说:“想必是马克思看我太年轻,又将我送了回来。”
如此悍勇的陈再道当然不会被埋没,他与同样以少林功夫出名的许世友一起享有“军中双罗汉”的美名,也不断得到提拔。等陈再道以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抵达陕北时,他已经是红四军的军长了。
抗日战争中,陈再道曾是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没错,就是陈赓大将领导的那个386旅,所以他们两人也是关系密切的战友。
再后来,陈再道以东进纵队司令的身份参与了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并参加百团大战,还多次进行反扫荡作战,消灭了数千日本鬼子。
解放战争中,陈再道先后参加了邯郸战役、巨野战役、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是祖国解放的大功臣,因而被任命为河南军区司令员。
建国初,陈再道再次领兵在中原地区剿匪,歼灭了十多万土匪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对稳定中原局势立有大功。
事情到这里,陈再道的人生无疑是辉煌的,他注定要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可谁也没想到,陈再道的荣誉人生却在六十年代后发生了巨大转折。沙场老将缘何半生坎坷
1963年,湖北省公安厅截获了一份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寄往泰国的信件,寄信人向在泰国的国民党特勤局表达了潜逃愿望,希望对方能为自己提供经济和交通上的帮助,以便他能逃出大陆。
事情一经上报,公安部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专案组进行调查,然后他们就把目标锁定为陈再道的儿子陈东平。
在得知对象是开国上将的儿子后,公安部在震惊的同时也十分谨慎,于是就派出了身为保卫部部长的开国中将蔡顺礼前往哈尔滨调查。
进入哈军工后,蔡顺礼对陈东平的档案进行了查看,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而在发现端倪后,蔡顺礼又立即让人控制了陈东平,并对其进行了审问,一下子就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时年二十三岁的陈东平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顽劣的人,中学以来学习成绩就很差,像他这样的人本来是没有可能进入哈军工的。
在这件事上,陈再道自己犯了糊涂,他觉得儿子只是从小疏于管教,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能把他送进以管理严格着称的哈军工读书,或许能纠正他身上的不良习气。
但谁曾想陈东平在进入学校后依旧我行我素,他对哈军工的规章制度十分反感,经常无故旷课,然后四处玩乐,生活作风十分混乱。
渐渐地,陈东平与境外的敌特势力产生了联系,而他最终是没有抵挡住诱惑,竟然生出了叛逃的想法,这才有了那份密信。
在真相水落石出后,陈东平面临着制裁,而鉴于他的行为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上级最终决定给予其开除学籍、团籍、军籍的处分,并将其发送到某处农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劳动改造。
在这件事情上,只是陈东平自己的前途被毁倒还罢了,但这同时让他的父亲陈再道蒙羞,老将军为此好久在同仁面前抬不起头,更无颜面对自己的老上级,也只能哀叹家门不幸。
直到1971年的时候,趁着毛主席来到南昌,韩先楚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为陈再道求了情,毛主席这才同意让陈再道在韩先楚麾下当个副手,好歹是挽救了老将军的革命生涯。
而到了1978年,中央最终为老将军平反,并让他同时担任了全国副主席和铁道兵司令,他也是我国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因为在他之后这个单位就撤掉了。将门何堪出犬子
整件事情里,最离谱的就是陈东平,堂堂开国上将之子,居然堕落到了要叛国的地步,当真是匪夷所思。对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陈东平的生平经历。
由于陈再道参加了革命,反动派对其家属展开了报复,他们将陈再道的发妻熊慧芝抓起来卖给了外地一个裁缝,从此两人天涯殊途。
于是在1938年的时候,趁着到东进纵队妇救会视察工作的机会,众人委托妇救会的干部张双群为陈再道介绍一个对象。
婚后,张双群一共为陈再道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陈东平是长子。原来喜得贵子是件好事,可偏偏这个儿子从小就不让陈再道省心。
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陈再道自己很少有机会照看孩子,更无从管教,而张双群对儿子又十分溺爱,这导致陈东平从小就养成了顽劣的性格。
久而久之,陈东平成为了一个类似《水浒传》里高衙内的人物,不仅打架斗殴,甚至对女同志动手动脚,还以父亲的名义威胁别人。
尤其是在高中期间,陈东平在军区招待所租了一间房子,很早就和女朋友一起同住,这在那个年代要是被发现,流氓罪是绝对跑不了的。
之所以没有管的太死,一方面是要顾及孩子的母亲张双群,另一方面他自己心中也有愧疚,对孩子幼年吃的苦以及自己这些年疏于管教有补偿心理。
思来想去,陈再道觉得想把儿子拉回正道就只有送去军校磨炼,于是他就拜托老战友陈赓接下了他的孩子。
事情的发展明显没有按照陈再道的预想走,陈东平在学校里依旧是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优越感却很强,经常招惹事端。
这种情况下,即便他是开国上将的儿子,校方也不可能无限度容忍,因而陈东平有一段时间还是比较收敛的。
直到1962年,厌倦了校园生活的陈东平谎称自己生病了,要求回家休养半年。对此,学校当然是乐见其成,当即批准了陈东平降级休养。
而回家后的陈东平也是放飞了自我,他不仅重回浪荡公子的本性,还违反纪律收听台湾乃至西方敌对国家的广播电台。
渐渐地,陈东平对西方国家纸醉金迷的生活愈发向往,乃至于和敌特有了勾连,于是就发生了开篇所讲的事情,而他最终是在葬送前程后被送去劳改。
1984年,洛阳人民法院对陈东平的案子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判处其死刑,这位将门恶少最终是为自己的狂妄和浪荡付出了血的代价。
幸而天道昭彰,没有让恶徒逍遥法外,法律还是为人民声张了正义,这也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政权,容不得这些败类的破坏。
而事实最终证明,惯子如杀子,陈再道在后辈教育上的失败最终让他的家庭出现了一个惨痛悲剧,同时也辱没了老将军的家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