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河南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河南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人工智能的风刮了两年,在 AI 普及之前,工作的「存在主义危机」先一步到来,互联网上关于人工智能何时能取代人的工作,能取代什么工作的讨论层出不穷。在人工智能的道德伦理边界的讨论上,「警惕人工智能大规模造成失业潮,引起社会恐慌」也是其中一项。

  但绝大多数人工作并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收入和生活不得不去工作——「不打工就没饭吃」才是无数人焦虑于人工智能「抢饭碗」的原因。

  Open AI 的 CEO Sam Altman 一直在公开场合表示,人工智能消除传统工作后,会导致少数人持有的大量财富储备,政府需要给予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收入。

  甚至早在 2016 年初,Altman 就在博客上发表了《基本收入》的文章,寻求全职研究人员来探寻给一群人提供五年的基本收入后,会产生哪些影响。

  延伸到政界,几年前在硅谷备受关注,参与竞选总统的政界红人 Andrew Yang,他的竞选承诺就是「给每个 18 周岁以上的美国公民每月 1000 美元,而不管其收入或就业状况如何。」

  现实层面,人工智能还尚未发展到可以大规模取代人工的阶段,这种「全民大撒币」的政策也太过激进,但这不妨碍 Sam Altman 未雨绸缪,他让自己旗下另一家非营利组织 Open Research 从 2020 年就开始在美国进行小规模进行「基本收入测试」,实验进行了三年,今夏公布了结果。

  基本收入会导向终于解放了人类生产力的乌托邦,还是赛博朋克下的极度落差,亦或是向湖面投石后的短暂波澜?

  「基本收入」项目规则很简单,从 2020 年 11 月开始,到 2023 年 10 月结束,Open Research 从得克萨斯州和伊利诺伊州随机挑选了 3000 位受试者,年龄需要在 21 - 40 岁,年收入最多不超过美国贫困线 美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对此还有另一个 2000 人的参照组,每个月会收到 50 美元。

  受试者平均每个月会比多花 310 美元,主要用于住房、食物和交通。同样,他们的收入也平均下降了 125 美元,但并不是因为工作表现不佳被降薪,而是他们选择减少额外劳动,换言之,他们不再用「多劳」换「多得」了。

  比如受试者 Alina 同时也是一位单亲母亲在访谈里表示「我的整个思想开始转变...... 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规划人生了。」在疫情期间事业的 Dominic 表示「基本收入能让我有一段心安理得什么都不做的时光,我得以探索我真正想从生活中得到的东西。」也有受试者搬出朋友的地下室,开始租房独立生活,从心理层面也不再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还有正在考研的受试者,靠着基本收入免于半工半读的困境,成功考上研究生。

  去年 11 月,马斯克在与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对话中说到,「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会让所有人都无需工作。」「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也在采访里提到「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实施普遍基本收入,以解决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所带来的潜在不平等。」Sam Altman 则是直接真金白银做了三年社会实验。

  但基本收入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科技话题,而是存在许久的政治和经济议题,即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简称 UBI)。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发展经济学家 Abhijit Banerjee 就曾在 2019 年发表报告称,低收入国家的 UBI 政策对「收入、资产、储蓄、借款、总支出、食品支出、饮食多样性、入学率、考试分数、认知发展、使用卫生设施、劳动力参与、童工移民、家庭暴力、妇女赋权、婚姻、生育率和避孕措施等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领域围绕着每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和人工智能并无直接相关,远在人工智能带来失业潮之前,这些社会问题早已存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