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报点评:H1净利同比增超三成Q2净利同环比双增
2025H1净利同比增超三成,Q2净利同环比双增。公司2025H1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扣非后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5.62%。其中Q2实现营收941.82亿元,同比增长8.26%,环比增长11.19%;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增长33.73%,环比增长18.33%;扣非后净利润153.68亿元,同比增长42.21%,环比增长29.92%。Q2锂电池出货量近150GWh,环比增长约25%,其中动力
电池出货量占比约80%,电池单GWh盈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20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截至2025Q2末货币资金达3505.78亿元,同比增长37.48%,现金储备充裕。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
创新产品保持竞争力优势,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公司上半年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在乘用车领域,推出了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纳新电池;在商用车领域,发布了适用于重卡领域的纳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面向高效物流场景的坤势底盘商用车生态解决方案;在储能领域,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2025年以来加快构建换电生态。此外,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持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稳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根据SNE,2025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pct。根据鑫椤资讯,2025年1-6月公司储能电池产量保持全球第一。
2025H1产能利用率基本饱和,资本开支同比增长。公司上半年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89.86%。存货周转天数89天,Q2环比保持稳定。2025H1资本开支202.13亿元,同比增长46.15%。在建产能235GWh,国内方面,推进中州基地、济宁基地、福鼎基地、溧阳基地等建设;海外方面,德国工厂产能逐渐爬坡,实现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预计将于今年底投产,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稳步推进。2025年5月公司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募资410亿港元,搭建了海外资本运作平台,有助于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4.37元、17.35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驱动储能市场快速增长,锂电池需求增长确定性高。公司是全球锂电龙头,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