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一夜间蒸发后变为达斡尔族?
契丹族的来源主要流传着的说法是,契丹族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而这里也是十分活跃的民族迁徙融合之地。
不过在中国的历史上,契丹族的最早记载是在《魏书》上,并在之后的《北史》《新唐书》等等中都对契丹族进行了专门的观察记录。
但是围绕着契丹的争议并不小,主要围绕着它究竟是鲜卑还是匈奴,不过其实契丹族内部血统确实十分繁杂,有着匈奴和鲜卑各族的亲缘。
契丹族在唐朝的时候才开始从部落转变为部落联盟,此时的契丹族臣服于突厥汗国,唐太宗时期,契丹才归顺于唐朝。
契丹真正变成一个国家,是在公元907年,当时的可汗耶律阿保机改变了契丹内部的政治制度,改像唐朝那样采取终身制。
后来唐朝灭亡,中原大地分裂,各个势力开始了混战,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契丹支援攻打后唐。
944年,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心怀反意,辽太宗以此为理由正式南下,并很快攻克后唐,侵占了绝大部分的中原。
辽国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沉沉浮浮,与宋朝和西夏互相牵制,这也导致辽国的统治阶层越发纸醉金迷,整个国家奸佞当权,民不聊生。
宋朝是为了趁机收复幽云,但被女真族打的落花流水的契丹,仍旧是宋朝不可战胜的敌人,这就导致宋朝处于很是尴尬的境地。
最后宋朝没实现自己的目的,反倒是女真族统治的金国,彻底吞并了辽国的势力,自此越发地强盛,牢牢把宋朝压一头。
后来蒙古兴起,在宋朝的帮助下灭了金国,最后蒙古挥兵南下,将宋朝吞并,成立了疆域无比辽阔的元朝。
但是奇怪的是,辽国在灭国之后,剩余的150万契丹族人便不知所踪,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又为何消失的如此彻底。
契丹族最兴盛的时候,疆域横跨了半个中国,北到外兴安岭,东临库页岛,西跨埃尔泰山,南抵河北山西。
这样辽阔的疆域可见大辽当时的繁华程度,尤其是辽恰好占据了亚欧之间的通道,导致契丹甚至被整个西方世界当作对中国的称呼。
这样一个无比繁荣的民族却在被灭国之后不知所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究竟去了哪里也成为了无数历史学家追究的不解之谜。
一是契丹族在灭国之后流落在各片土地上,并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忘记了自己的族源文字和曾经,这才导致后面没有契丹族的记录。
这个族群第一次出现记载是在17世纪,距离契丹的消失已经过去了五百年,这个时间段确实足够一个民族完全忘记自己的本源了。
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确实有一部分契丹族恰好逃往现在达斡尔族的居住地,另一方面两者的文化习俗,生产工作也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可这并不能当作证据,谜团还是存在,幸运的是随着基因溯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达斡尔族的基因进行了检测。
随后与契丹族的DNA进行了比对,终于能够确定这个达斡尔族就是后来的契丹族,只不过在奔波和时光长河中,自已把自己的根遗忘了。
百万契丹族的去处终于被确定,根据民族学家的推断,契丹族被灭国之后,大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了,少部分的契丹族也逐渐遗忘了曾经的历史,这才导致百万契丹族消失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