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安遇到的那些女性外卖员
大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前因为结婚较晚,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妇。当再次想着工作的时候,忽然发现已经是95后00后的天下,没有公司,没有行业招聘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投简历失败,终于下定决心,先从最简单最辛苦的外卖员开始。
生性倔强的大姐,幸好在农村的时候就会骑电动车,不能说技术多高吧,反正最基本的安全不是问题,当下决心成为一名外卖员的时候,她自己也知道不会干多久,刷抖音说外卖员月入一万,但真正办理入职,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路线不熟悉,取货不太顺,先后顺序不会合理安排,还遭遇迟到等等罚单,幸好是平台有新人容错机制,不予处罚。一小时只能派送两到三单,也不会接顺路单,一单四块多,合计下来也就十来块,大姐连续一周配送,一天跑10个小时,前一周基本每天就是挣100多一点,当夜幕降临,看着躺在钱包里的配送费115.62元,大姐说第一天她觉得她是成功的,挣了一百块,吃饭不算,即使不干活,也不得吃饭吗?她相当打趣的说到。
我还记得跟大姐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她着急去送外卖,眼看电梯关门,我按打开键,等她上了电梯,她客气的说谢谢。后来经常见,慢慢熟络起来,才断断续续听到关于她更多的一点背景。
大姐老家在安康,他们那的年轻人都出来打工,都说城里好,能赚钱,只有自己出来了才知道有多么艰辛,她结婚的时候已经快30岁了,年轻时候当过衣服店店员,做过超市收银,都是比较轻松没技术含量的活。
随着年纪增长以及家庭负担,不再有这类店铺要她。老公是木工,每天在市场揽活。也属于饥一顿饱一顿的境况,辛苦的养活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中村狭小的空间。
她现在跑外卖也跑了两年多,一天有时候工作15个小时,好的时候也能赚个300多块,对于她来讲,辛苦付出就会有回报。她的社交账号有年轻时候的模样,和现在比,简直不要老的太快。
但她依然每天乐观的对待每一单,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唯一遗憾的是孩子的教育,她不能顾及太多。想着什么时候多点时间陪孩子,成了她最大的愿望。
姑娘来自陕北榆林,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她刚毕业一年有余,不想出远门,所以待在了西安,年轻人,总是有冲劲,不服输,从事的工作不满意,直接选择炒掉老板。至于为何跑外卖,提起原因,不过就是忽然有一天,姑娘想自己买个贵点的手机,方便打游戏,后来就开始跑外卖了。
但当一切真的来临,她又有点退缩,因为她一个礼拜,只挣了300块,她说第一天到第三天,就跑了100多的时候,觉得自己就不该干外卖,但是无意间看到了何苦老师(一名专业军人)拍摄的最后的棒棒,忽然不明觉厉,重新拾起扔到角落的外卖箱,就算再艰辛,也要把这个最初的愿望实现,不能连投资的电动车以及餐箱等配备的钱也赔进去。
刚开始不好意思跑,出门都要戴口罩,省的被熟悉的人看见,出门都是偷偷摸摸,等人少或者没人的时候,就溜出去。遇到顾客催单她总是沮丧的,当然还有顾客故意差评的,这些都是她的人生阅历,她认真的讲,这些都不是事,重要的是,她经历过这些。成为人生的宝贵经历。
最终坚持了两个月,她成功攒到了5000块钱,当拿着这些钱去消费的时候,我本以为她肯定会舍不得,没想到她说,既然计划了,就要实施,加上折旧的手机果断的买了新手机。还略有盈余,她讲那天独自一人狠狠的吃了一顿高档自助餐,花费200多,虽然不太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但我也真的给她点赞。人生不就是这样,活出该有的样子。
现在她陆陆续续跑单大半年了,也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兼职偶尔送外卖,过年的时候,拿着跑单的费用,置办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人的礼物,不过我也纳闷,现在年轻人那么辛苦赚钱,花钱时候又大手大脚,真的活得潇洒活得通透。
姑娘老家是户县的。本来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结果那一年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二孩家庭的大军,常年在西安市区打工的她,忽然感觉到压力巨大,孩子的奶粉,学习,兴趣爱好班处处都要花钱。
加上之前的三年情况,家里已经在靠刷信用卡撑着,本想着三年过去了,一切都会好的,但是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一切都卷的太厉害了。
有几个朋友做餐饮,不到半年时间,已经不能坚持了,反而是小而精的苍蝇小店还能长久。她无力负担家里的开支平衡,和信用卡的催缴,也走出家门,跑起了外卖,总想着外卖能多挣点,但是发现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压根跑不了多少,不过还是得坚持跑,毕竟还是有些许收入,一天12个小时,能跑到两百就收工。不过要跑到200也很难,有时候经常需要超过13--14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了坚持,她也被车撞过,幸好不是大问题,胳膊摔伤了,提重点的东西就不能发力,然而面对家庭的现状,也只能继续跑单,她曾经说过一句辛酸但又无奈的话:幸好那次撞的不是腿,胳膊还能拿轻点的东西,如果是腿,就彻底凉凉。
我问她保险报了多钱,她说报个啥么,就一天误工费100块给了几天,医院拍片子拿药啥的一共报了1500,还耽误了几天时间。
正在闲聊,她接了一单药店的外卖,匆匆收拾了正在吃了一半的煎饼果子放在餐箱,赶去药店取药的路上。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浑然不像一个35岁的人,她承担的有点多,似乎双肩挑着沉重的担子,压弯了腰。
忽然发现,每一年都有很多底层人艰难的活着,每当平均工资出炉的日子,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是和马云刘强东平均的工资标准,远远难以企及。笑看每一天,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也许这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也是人生的阅历。
每当人们在探讨什么赚钱的时候,所有目光都会聚焦到这里,其实就和农民一样,你家种果树赚钱了,明年后年,全都变成了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