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我国科学家把丹尼索瓦人同日推上两大顶刊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18日,我国科学家对距今至少14.6万年的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及其牙结石开展的攻关成果分别刊登于两大国际学术顶刊《科学》和《细胞》。
相关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河北地质大学季强教授团队联合开展,通过自主建立的前沿古蛋白实验系统与创新的古DNA实验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将一枚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与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群关联起来,一举破解了丹尼索瓦人的形态之谜。
《细胞》评审专家评价:“研究提供了关键贡献——给了丹尼索瓦人一张‘脸’,也为其他亚洲化石关联到丹尼索瓦人开辟了可能性。”
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灭绝的古人类,最早发现于2010年,与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现有的丹尼索瓦遗骸都较为残破,缺乏同时具备完整形态特征和确凿分子证据的化石标本,阻碍了对该人群形态、分布及其在东亚古人类演化中作用的认知。
“此前,在黑龙江哈尔滨发现了一枚保存近乎完整的、距今至少14.6万年的中更新世人类头骨化石,我们将这一新人种命名为‘龙人’,形态学研究暗示龙人可能属于丹尼索瓦人。”季强说。
这次联合团队对这枚头骨化石开展了分子古生物学研究。基于创新性的古蛋白和古DNA分析方法,联合团队发现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且属于已知早期丹尼索瓦人支系。
“哈尔滨古人类的牙齿和颞骨均无任何的人类古DNA留存,而牙结石致密的矿化结构为古DNA保存提供了相对封闭的微环境,我们另辟蹊径地从仅0.3毫克牙结石样本中筛选出古DNA片段。”付巧妹说。
这两项关键证据首次揭示了丹尼索瓦人较完整的头骨形态,并且证明丹尼索瓦人至少14.6万年前已广泛分布在亚洲广大区域,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也为从更新世人类化石恢复人类古DNA提供了新的可能。
近乎完整头骨牙结石中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的演化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供图)18日,我国科学家对距今至少14.6万年的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及其牙结石开展的攻关成果分别刊登于两大国际学术顶刊《科学》和《细胞》。相关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河北地质大学季强教授团队联合开展,通过自主建立的前沿古蛋白实验系统与创新的古DNA实验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将一枚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与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群关联起来,一举破解了丹尼索瓦人的形态之谜。《细胞》评审专家评价:“研究提供了关键贡献——给了丹尼索瓦人一张‘脸’,也为其他亚洲化石关联到丹尼索瓦人开辟了可能性。”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灭绝的古人类,最早发现于2010年,与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现有的丹尼索瓦遗骸都较为残破,缺乏同时具备完整形态特征和确凿分子证据的化石标本,阻碍了对该人群形态、分布及其在东亚古人类演化中作用的认知。“此前,在黑龙江哈尔滨发现了一枚保存近乎完整的、距今至少14.6万年的中更新世人类头骨化石,我们将这一新人种命名为‘龙人’,形态学研究暗示龙人可能属于丹尼索瓦人。”季强说。这次联合团队对这枚头骨化石开展了分子古生物学研究。基于创新性的古蛋白和古DNA分析方法,联合团队发现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且属于已知早期丹尼索瓦人支系。“哈尔滨古人类的牙齿和颞骨均无任何的人类古DNA留存,而牙结石致密的矿化结构为古DNA保存提供了相对封闭的微环境,我们另辟蹊径地从仅0.3毫克牙结石样本中筛选出古DNA片段。”付巧妹说。这两项关键证据首次揭示了丹尼索瓦人较完整的头骨形态,并且证明丹尼索瓦人至少14.6万年前已广泛分布在亚洲广大区域,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也为从更新世人类化石恢复人类古DNA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