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在住院保险到期能赔吗?
“假如我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买的保险明天就要到期了,后面继续治疗的费用保险还能报销吗?”家住北京的李先生近日查出患病,医生初步告知治疗周期较长。李先生此前购买过为期180天的某款医疗险产品,眼看着合同终止日马上就要到了。
“我的保险经纪人告诉我,我购买的这款保险产品是报销型产品。也就是说,我得先垫付医疗费,等到出院结算以后,再拿着病历、发票、病案等材料申请理赔。”李先生向《金融时报》记者讲出了他的困惑,像他这样保障即将到期,但治疗还在进行的情况,保险还能不能赔、能赔多少?
无独有偶。来自广东的高女士曾经也面临过此类问题。据悉,2021年9月,高女士给家里的几位老人购买了防癌医疗险。2022年4月,其父亲不幸罹患胃癌,随即开始接受化疗。化疗进行到一半,保险到期,其父亲因身体变化也无法顺利续保。高女士当时非常担心,这边治疗没有结束,那边保险就要到期,几十万元的费用难道要自己承担?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险种都会面临上述问题。”资深保险从业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重疾险和寿险,都属于给付型保险,只要在保障期限内发生了保险事故,且符合赔付条件,被保险人就能一次性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金。这笔赔偿金的数额,与在医院实际花费的金额无关,只要在保障期内都能获赔。
与李先生和高女士面临一样问题的,多是报销型保险产品,比如医疗险和意外险。具体能不能赔付,要看合同中的“责任延续”。
“所谓责任延续,即若在保险有效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但保险到期后治疗仍未结束,该保险可继续承担到期后一段时间内的医疗费用理赔责任。”上述保险从业人士解释道,也就是说,只要在保险期限内出险,即便保险到期时被保险人治疗尚未终结,保险公司也会对一定期限内的合规医疗费用进行理赔。一般会体现在保险产品合同条款中。
记者了解到,高女士当年购买的保险产品合同中就明确写道:若被保险人癌症治疗仍未结束或癌细胞转移的,保险人将继续承担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保险责任,最长不超过自癌症初次确诊之日起一年的时间。后来,高女士的父亲成功获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责任延续的具体时长,不仅不同险种之间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险种的不同产品,也有所不同。
某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常见的责任延续时间为30天,适用于大多数百万医疗险产品,也有部分产品延长至90天或180天等。意外险产品责任延续时间的计算方式相对特殊,多数是从意外发生日开始计算,但也有部分产品是从保险到期日开始计算。“具体的责任延续时间,还需以对应产品的保险条款为准,建议消费者投保时仔细查阅相关内容。”
如果理赔横跨了两个保单年度,免赔额该如何计算?比如,百万医疗险通常每年有1万元的免赔额,那么,出现跨保单年度的理赔,是只扣除一次免赔额,还是两个保单年度分别扣一次免赔额呢?
“按照保险公司核赔一贯的处理方式,如果同一次住院治疗跨了两个保单年度,相关费用一般算在前一个保单内,只扣除一次免赔额,不会占用第二个保单年度的保额和免赔额。也就是说,扣除了一次免赔额后,剩余部分会全额进行赔付。不过,不排除有的产品要求比较苛刻,具体情况以保险公司的核赔执行为准。”上述寿险公司负责人说。
“消费者要关注理赔时效。”保险专业人士建议,即便责任延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仍建议消费者在出险后尽早报案,以免影响后续理赔。若出险后间隔太久才报案,保险公司可能难以核实事故的真实原因,在事故核查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对最终的理赔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建议消费者购买保险后整理一份文档,记录自己及家人的保单缴费期限。对于长期医疗险等产品,最好开通自动续保功能,避免因忘记缴费导致保障中断的情况。”该专业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