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河南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河南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年是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为纪念以朱启钤先生等中山公园开创者的历史功绩,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举办的“朱启钤纪念展”今天(10月5日)开幕。

  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首个将皇家禁地辟为公共场所的公园,是民国初年北京旧城改造和逊清皇家建筑公众化的开端,是北京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近代化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其主持者正是朱启钤。

  1913年,前清隆裕皇太后去世,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公祭3天,时任交通总长的朱启钤奉命负责天安门内外指挥等事宜,督察中发现社稷坛内荒芜不堪,萌发了为北京开辟第一座公园的念头。经过斡旋,1914年,北洋政府接管了社稷坛,朱启钤发动社会贤达、商人共同捐款,创设董事会,出任董事长,将社稷坛改造为公园,于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中央公园,由此也掀起了波及全国的“公园开放运动”。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其遗体在中央公园拜殿停灵。1928年,中央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

  朱启钤任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时,以公园南坛门外东侧原清代宿卫值房为办公地,并提名为“一息斋”。这里留下了朱启钤为中山公园乃至北京城市建设辛勤耕耘的身影,也有他主持操劳中国营造学社的珍贵记忆。

  展览分为“生平简介、中山公园的创设、一息斋、北京城市近代化的开创者、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奠基人”五部分。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多种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朱启钤是古物陈列所的发起人之一,展览还原了古物陈列所成立的经过。在清朝覆灭之际,沉阳、热河等地宫殿、行宫中的大量文物面临遗失和盗卖的危险。1913年左右,朱启钤了解到这一严重情况后,毅然向政府建议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国宝运至北京,进行妥善保管并向公众开放展览。1914年10月11日,古物陈列所正式对外开放。展览设在武英殿内,古物陈列所在当时具有国家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从1915年6月到1916年10月,文华殿也被辟为古物陈列所的又一展室对外开放。20世纪40年代,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朱启钤也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办人。他领导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古建筑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