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张文哲:做困境儿童成长的守护人
“张妈妈”“知心大姐”……这些都是受助妇女和儿童对“爱心妈妈”、红寺堡区柳泉村妇联主席张文哲的称呼,每一个称呼背后,都藏着感人的故事。
今年14岁的靓靓(化名)是张文哲结对帮扶的困境儿童。靓靓爸爸因意外去世,妈妈改嫁,靓靓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第一次去靓靓家时,我就注意到靓靓总是低着头,小手紧紧攥着衣角,不爱说话。”结对后,张文哲便把看望变成了常态,每周三下午放学后,她总会准时出现在靓靓家:带去的米面油,会细心地帮爷爷奶奶归置到厨房,文具和水果则会笑着放到靓靓手里。辅导作业时,她从不因靓靓反应慢而着急,一道数学题讲了3遍没懂,她便换另一种方法再讲,边讲边在草稿纸上画图演示,直到孩子点头说“我懂了”。冬天时,看到靓靓的棉衣袖口磨破了,她会带着针线坐在炕边一针一线地缝补,即使针尖偶尔戳到手指,她甩甩手上的血珠,笑着说“没事”。
在张文哲的悉心关爱下,靓靓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显着提升,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也学会关心他人了。每当提起张文哲,靓靓都会笑着说:“是‘张妈妈’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一次,得知张文哲生病后,靓靓急忙发短信询问她身体状况。“您感冒了,得好好休息,身体最重要。”
在柳泉村,像靓靓这样被张文哲记挂在心的孩子还有不少,小亚、小辉(化名)兄弟俩的困境也始终牵动着她的心。
“兄弟俩的妈妈因智力残疾,常在街上情绪失控地骂人、乱扔东西,这让两个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张文哲提起时总带着心疼。为化解隔阂,她常蹲在孩子身边开导:“妈妈控制不住自己时,心里比谁都难受,她也不想这样的。可她是生养你们的人呀,试着慢慢理解她好不好?”经过张文哲多次劝说,兄弟俩和母亲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缓解,也明白了母亲的不容易。除了苦口婆心劝说,张文哲每周都会去兄弟俩家几次,帮着收拾满地狼藉的屋子,清洗堆积的脏衣服,甚至带着孩子一起给妈妈梳头发、喂饭,在细微处缝补亲情的裂缝。
在张文哲的带领下,一支由25名热心村民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妈妈”团队在柳泉村迅速成长起来,像更多温暖的光,照亮孩子们的生活。张文哲还竭尽所能和“爱心妈妈”团队对接包抓单位、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孩子们争取物资,筹集衣物、文具等生活和学习必需品。每当有物资到达,她都会在村委会的桌子上一一铺开,按照孩子的年龄、性别、学习等需求分类。看着孩子们拿到新物资时雀跃的样子,她的眼里满是欣慰。张文哲用实际行动做困境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用母爱般的光芒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