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以“监管利剑”护航工程建设用“服务温度”赋能县域发展
初秋时节,肥西县淮桐高速紫蓬山段建设现场依旧火热,机器轰鸣不绝,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执法人员正手持测距仪,仔细丈量围挡距离——这正是肥西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服务+监管”工作模式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大队聚焦涉路工程全周期管理,通过“前置服务减隐患、精准监管提质效、柔性执法促规范”三维发力,為县域重点工程建设和民生项目推进保驾护航,以交通执法现代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淮桐高速紫蓬山段开工以来,大队九中队结合实际,建立“三查三帮”工作机制:施工前查线路规划帮优化方案、施工中查安全措施帮整改隐患、竣工后查恢復质量帮验收报备,累计开展现场指导23次,消除X016高花路等路段安全隐患11处,推动项目提前完成跨路箱梁架设关键节点。
在花岗镇自来水改造工程中,面对集镇路段施工与居民出行的矛盾,六中队执法人员化身“矛盾调解员”,连夜组织施工方与沿街商户召开协调会,推出“错峰施工+半幅通行+专人疏导”方案。通过精细化服务,该工程不仅提前10天完工,更实现“零投诉、零事故”,获评全县“民生工程样板”。
今年4月,五中队在巡查中发现县道X224路段存在未报备围挡施工,执法人员没有简单拆除了事,而是先协助施工方规范设置临时警示标志,再现场指导补办手续,最终促成项目合规復工。这种“先规范再处罚、先指导再整改”的监管模式,既维护了执法权威,又保障了民生项目进度。
针对涉路工程事中事后监管难题,大队建立“三色动态监管库”:对淮桐高速等重点工程标注“绿色”,实施“周巡查+月评估”﹔对民生工程标注“黄色”,开展“双随机+回头看”﹔对歷史违法项目标注“红色”,进行“专项督查+约谈警示”。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已整改违规施工6起,推动2个停滞项目復工,涉路工程合规率提升至92%。
针对工程运输车辆违法高发问题,九中队採用“普法教育+轻微免罚”模式,对首次超限5%以下的车辆,通过“观看事故视频+签订合规承诺”替代罚款,今年已教育免罚12起,超限率同比下降30%。这种“执法為民”理念同样体现在细节处:為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推行“一表申请、并联审批”涉路许可服务﹔针对偏远工地,开展“流动普法课堂”送法上门﹔建立“执法人员+技术专家”帮扶组,為中小施工企业提供免费安全培训。据统计,今年以来大队涉路工程执法投诉量下降65%,企业满意度达98%,实现“执法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有机统一。
从淮桐高速的建设工地到城乡路网的毛细血管,肥西交通执法大队以“监管不缺位、服务有温度”的实践,既守住了安全与规范的底线,又激活了工程建设的动能。(何文丰)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